日前,中國農科院油料所油料作物逆境生物學與抗性改良團隊鑒定出一份高抗裂角油菜品系OR88,研究人員結合轉錄組測序和基因功能預測分析,在OR88中鑒定出木質化層粘連結構候選基因BnTCP.C09并開發了基因特異性KASP標記,將該品系的離區木質化層粘連結構通過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快速轉移到優良甘藍型油菜品種中,可顯著提高油菜主推品種的抗裂角性,有效改善我國抗裂角品種缺乏的現狀。相關研究發表在作物學權威期刊《作物雜志(The Crop Journal)》上。
據團隊首席科學家胡瓊研究員介紹,油菜機械收獲時角果炸裂(裂角)引起的產量損失一般在8-15%,氣候極端干燥情況下可達50%。生產上為減少油菜完熟后裂角落粒,往往在黃熟期就進行機械收獲,導致菜籽含油量降低、葉綠素和含水量升高,嚴重影響菜油品質并增加了烘干成本。該品系抗裂角指數達到0.9左右,是現有品系的8—9倍,加快推進該品系的推廣應用,對于降低機收產量損失、提高菜籽品質、提升機械化生產水平、促進油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的資助。
|